快速搜索
今天:

三元北京市场收入下滑超20%,“断舍离”后能否重拾增长?

May 19, 2025 联盟社区 IDOPRESS

文|杨泽世

2021年,三元股份(600429.SH)锚定突破性目标,“力争2025年度,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,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4.2亿元”。

要知道,国内突破百亿的上市乳企数量较少,即便三元股份营收接近百亿,也与150亿有明显差距。在2022年后,三元股份悄然在财报中删除这一目标。尽管未透露具体原因,但从三元股份业绩表现或可略知一二。2021年是三元股份近年巅峰,营收逾88亿元,此后便连续下滑。

近期,三元股份披露2024年业绩,营收70.12亿元,扣非净利润不足3000万元。若与此前150亿目标相比,即便2025年再造一个三元股份也有所不及。

在当下行业承压的背景下,三元股份对收入、利润有了新的看法,即坚持“有利润的收入、有现金流的利润”。根据该经营理念,三元股份从多维度对自身进行调整,包括SKU缩减、精简机构等。从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可看出,战略初见成效。

三元股份转型虽取得阶段性成果,但一个更直接的威胁正在逼近——大本营北京市场收入缩水。

北京市场收入下滑

2024年,乳制品行业面临原奶供需失衡、消费结构变化等多重压力,头部乳企、区域乳企遭受严峻挑战。

扎根北京的三元股份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.12亿元,同比减少10.7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1.18万元,同比减少77.44%。

三元股份表示,收入变动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变化,销售承压。同时,合并范围有所变化,自2023年5月起,首农畜牧不再纳入合并范围。

不再合并的畜牧业在2023年为三元股份提供营收约2亿元,而三元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逾8亿元,即销售承压影响6亿元左右,是营收下降的主要因素。

从市场来看,三元股份坐镇的北京市场鱼龙混杂,是乳制品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。龙头品牌将此地作为全国化的支点,新兴品牌将其视作练兵场。

三元股份作为当地乳企,占据优势。该公司在财报中强调,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,2024年,三元股份在北京市场液态奶份额稳居首位。

只是,看似牢固的市场,却已经出现裂痕。2024年,三元股份北京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4.36亿元,同比减少28.79%;今年一季度,该市场营业收入为7.79亿元,较上年同期缩水超5亿元。

三元股份北京市场收入为何“跳水”?中华网财经就此向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发送采访提纲,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。

中华网财经了解到,低温鲜奶是三元股份称霸北京市场的核心。2024年6月,三元股份宣布,三元鲜奶华北份额25%、北京份额63%。

而北京市场的鲜奶竞争可谓刀光剑影,三元股份市场保卫战并不轻松。该公司未具体披露鲜奶收入变动情况,不过通过送奶到户分部收入变化或可看出端倪。2023年,该分部收入5.48亿元,到2024年缩减至4.19亿元。

“北京低温市场在打激烈的价格战,会对北京本地的乳企造成很大影响,三元在北京市场的基础稳固,产品结构丰富,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。现在龙头乳企以及一些进军北京市场的区域乳企采用价格策略,本质是抢夺市场。”乳业专家宋亮表示,“北京市场较为特殊,处在南北企业交织的位置,它能够覆盖华北甚至东北,对于企业来说这是块战略要地,所以企业在低温上一直打价格战,消费者享受到红利,企业苦不堪言。”

“对于龙头企业来说,价格战甚至是不计代价,因为既然怎么做都可能会影响到利润,不如一打到底,那这样就会对三元产生很大的压力,不跟进价格,市场份额会萎缩,跟进利润就会受到影响,现在就是处于一个两难的阶段。”另有行业人士指出。

中华网财经走访市场了解到,多家鲜奶产品时常打折销售,如第二瓶半价、第二瓶一元等,临期产品与新鲜日期均参与活动,以此优惠加快动销,抢占市场。

对三元股份来说比较好的消息是京外市场有所成长,2024年增长20%左右,营收与北京市场近乎一致。宋亮表示,省外市场增长有婴配粉和成人粉的助力。

收缩战线

2021年是三元股份的高光时刻,营收逾88亿元,距离百亿仅剩一步之遥。此后三年,三元股份业绩却持续下行,其中2024年收入更是缩水至70亿元。这样的表现或难以满足市场的殷切期待。

复盘三元股份近些年动作,可以看出三元股份也曾试图与股东等关联方联手,通过外部收购进行扩张,可惜只有冰淇淋业务取得成果。

2016年,三元股份收购艾莱发喜90%股权,新增冰淇淋业务。此后,冰淇淋业务成为三元股份收入第二大来源。

后基于艾莱发喜增长稳定,市场空间大等因素,三元股份相继将剩余10%股份收入囊中,至此艾莱发喜成为三元股份全资子公司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,三元股份冰淇淋及其他业务收入14.99亿元,同比减少11.65%,显现增长乏力迹象。

或许是尝到新增业务的甜头,2018年,三元股份与复星集团斥资约49亿元收购法国健康食品企业St Hubert公司,以此增加涂抹酱等品类。

可是,涂抹酱业务并未打出身价。收购之年,涂抹酱业务为三元股份贡献收入8.37亿元。2019至2021年,该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8.19亿元、8.67亿元、7.85亿元,未见起色。

三元股份曾表示,St Hubert因疫情影响导致当时的收购初衷阶段性难以实现。疫情前,St Hubert业绩相对稳定,近年受海外疫情影响业绩有所下滑。

2022年5月1日,三元股份不再对 St Hubert持股方SPV(卢森堡)合并财务报表,涂抹酱业务也从三元股份中消失。

这次海外收购之后,三元股份又收购上游企业首农畜牧部分股权,增加畜牧业务。但是受原奶过剩、奶价下行等行业因素影响,畜牧业收入在2022年双位数下降。自2023年5月起,首农畜牧不再纳入三元股份合并范围。

折腾数年,三元股份的对外收购仅存冰淇淋一个硕果。不过,三元股份并未放弃寻求外部机遇。

2024年财报中,该公司强调,“以主营盈利为导向、投资并购为补充,将企业做大。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聚焦主业,深耕优势区域、渠道,培育三元梅园等特色业务;同时,仍将推进战略协同型并购,探索多元化业务发展。”

三元梅园就是三元股份最新的收购尝试。2024年,三元股份完成收购三元梅园股权,后者主要生产、销售宫廷乳制品,门店达100家,目前已扭亏为盈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三元梅园营业收入3687万元,净利润2万元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三元股份的“断舍离”也在向更多层面延伸。据了解,2024年,三元股份总部组织机构优化已完成,精简机构,精干团队,精细管理,进一步强化了总部“规划、统筹、组织、督导”功能定位;梳理现有SKU,筛选优化重点产品,退市低销量、负毛利等低效产品,促进销售突破,全年退市SKU占比近20%;工厂布局正在有序优化。

“三元股份要以维护净利润的增长为核心开展业务,所以在去年进行一系列的调整。SKU主要集中四大方面,白奶、酸奶、乳饮料、奶粉,在这些品类中,将效率低的品牌、产品进行淘汰,保留主要品牌系列。”宋亮指出,“做大单品能够产生规模效应,可以降低成本,提升利润。同时在市场存在风险时,大单品能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。”

(责任编辑:zx0280)

快捷搜索

企业联盟网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平台,提供企业合作对接、联合采购、技术共享、商会活动等服务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实现资源整合。

© 企业联盟网 qiyeunio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