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搜索
今天:

信达生物独家披露:四条战线,对垒诺和诺德、礼来

Jul 3, 2025 IDOPRESS

图源:豆包

国产GLP-1越来越多了,怎么和外企竞争?这个话题被摆到台面上。

6月30日,信达生物告诉健识局:公司将基于在公立医院渠道的已有优势,以及在医生群体中积累的口碑,积极布局公立与民营医院,同时重点布局线上、零售等创新渠道。

信达生物的长效GLP-1产品玛仕度肽是6月27日获批的,首发适应症就是减重,这和司美格鲁肽、替尔泊肽都不一样:诺和诺德、礼来能从医院内分泌科渠道入手铺货,信达要想进医院,那也只能是减重门诊。

健识局发现,与诺和诺德和礼来的减肥产品获批后情况相似,在官宣商业化上市前,美团、京东、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均已有商家开放玛仕度肽预购服务,2支一盒的最低剂量售价为630元。截至7月1日12时,电商平台上预约信达GLP-1“信尔美”的数量:淘宝商家最高200+,京东最高达到300+。

信达生物表示,公司正在协调供货,这周可能发货。国产/进口减肥药大战一触即发。

具有竞争力的定价

在信达玛仕度肽上市前,国内已至少有4款GLP-1减肥药上市,包括利拉鲁肽、贝那鲁肽、司美格鲁肽以及替尔泊肽。但竞争主要集中于长效制剂上。

减肥版司美格鲁肽2024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,11月正式实现商业化。众所周知的是,2021年降糖版司美格鲁肽上市后,民间将其作为“减肥神药”的风潮就没停过。

根据诺和诺德财报,2025年一季度,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,其中减肥版的“诺和盈”贡献近1亿美元,约合人民币超7亿元。

替尔泊肽则在今年1月正式上市,因为是双靶点药物,受认可度比较高。目前礼来并未公布其具体销售数据,不过据IQVIA数据,替尔泊肽自上市以来在一线城市和私立医疗渠道的处方量迅速攀升。

这就给信达很大的压力。论品种,玛仕度肽是信达从礼来手中引进的,和礼来自己的替尔泊肽到底谁更强?外界本身就有不少说法。论渠道,诺和诺德、礼来都是内分泌领域的老玩家,信达此前重心全在肿瘤业务上。

信达唯一的突破机会,可能就是更有吸引力的价格,以及更灵活的销售策略。

淘宝平台显示,目前玛仕度肽有2mg/支、4mg/支、6mg/支三种规格,都为2支装,定价分别为630元/盒、1071元/盒、1460元/盒,对应启动第一阶段、启动第二阶段和减重维持阶段。

也就是说,玛仕度肽实际治疗费用比司美格鲁肽高些,低于替尔泊肽:根据同一平台均价计算,三款产品初始剂量的月治疗费用大致分别为1080、1260及2000以上。

这样的定价,信达是哪里来的勇气?

6月27日,在玛仕度肽获批媒体沟通会上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对外表示,玛仕度肽可实现15%至21%的减重,虽然还没有“头对头”对比司美格鲁肽的研究数据,但初步看减重效果更优。

信达还给自己留了后手。信达生物回应健识局表示,药品生产企业通常只会“建议零售价”。后续会有一些福利计划配合定价策略,希望让更多患者可以负担该类体重控制方案。同时,还有针对更大体重基数患者的9mg剂型预计下半年申报上市。

海通国际研报认为,预计玛仕度肽2025年销售额为6.9亿元,到2027年达到30.5亿元。

重点在线上渠道

减重适应症的竞争,最敏感的就是价格。此前国家医保局已经明确表示,减重药物不考虑纳入医保。

与传统药品不同,减肥药有很强的消费医疗属性,因此诺和诺德和礼来都把重点放在了线上零售渠道上。两家外企都采取了“线上预约、线下拿货”的模式。此前有媒体报道,替尔泊肽首发当晚3秒售罄,预约量日环比超三倍。

目前电商平台上这两款减肥产品销售依然火热。健识局发现,在京东大药房,司美格鲁肽注射版两种规格的销量分别为10万+、3万+,替尔泊肽为2万+。

信达生物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对健识局表示将重点布局线上、零售等创新渠道,也会积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。但线上销售不是信达生物的强项,信达生物的主力产品基本都是肿瘤用药,更多布局在公立医院,线上基因相对不足。

对此,信达生物曾回应称:我们不同渠道的负责人来自不同的背景,很多都有消费属性产品的销售经历,比如非公渠道负责人有生长激素的销售经验,创新渠道负责人有非常成功的电商和零售运营经验。

市场给信达生物的窗口期是两年。由于司美格鲁肽专利即将到期,九源基因、丽珠等司美格鲁肽类似药有望在2027年陆续上市,机构预计届时其价格可能下降四分之一,直接冲击整个减重药市场格局。

信达生物已经卯足了劲儿。目前,距离信达生物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德超提出的2027年200亿元营收的目标,还有两年。

2024年,信达生物营收还不足一百亿元。能否实现这一目标,减肥药的成绩至关重要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快捷搜索

企业联盟网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平台,提供企业合作对接、联合采购、技术共享、商会活动等服务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实现资源整合。

© 企业联盟网 qiyeunion.com